香港電影人要爭氣 杜琪峯:否則年青一輩只得北上一條路
發布時間: 2017/06/29 12:17
最後更新: 2017/06/30 18:35
香港回歸20年,杜琪峯跟韋家輝主導的銀河映像,必然是重要的電影人之一。由杜sir牽頭的「鮮浪潮」,旨在培育新一代導演,杜sir用心良苦,希望年青一輩在香港做到氣候,才有能力選擇未來。
鮮浪潮(全名為鮮浪潮國際短片節)於2005年由藝術發展局創辦,由當時加入藝發局電影及媒體藝術組的主席杜琪峯一手促成,旨在透過短片影展比賽,為年青電影人提供資助和培訓的機會,近期口碑載道的新導演歐文傑、許學文、黃偉傑,《一念無明》黃進,均是「鮮浪潮」所發掘出來。
成立12年,今年「鮮浪潮」正式註冊為慈善團體,政府資助角色進一步淡化。當年入藝發局促成鮮浪潮,杜琪峯回想是出於使命感。
03年沙士之後,香港如陷入谷底,見到香港人好沮喪,當時自問作為電影人可以為社會做到甚麼,剛好藝發局有這個機會,我是抱著試試心態,但當時已知道,如果選到入去,就要搞一個類似影展的平台。
為影圈做橋樑
「鮮浪潮」的名字是杜琪峯起的,意念來自80年代的新浪潮,希望做到承先啟後。
五年前構思《樹大招風》,便是讓三位短片得獎導演有機會拍長片。這十多年很感謝業界的支持,無論是導演來做導師,或演員做嘉賓,確實令鮮浪潮做到效應,也有不少人因此比賽而入到行,已頗接近我的理念。
《樹大招風》成獎項贏家,三位新導演其實不屬杜琪峯「銀河映像」旗下,可見他完全沒私心。
最好不要簽給我,因為不想被以為有利益關係,我們提供了機會,創作生命是他們,日後想去哪裡由他們決定。
因此「鮮浪潮」有別同由杜琪峯提拔的游乃海一輩。
游乃海似師徒制,來我公司打工,我便當你是專業,將來公司也希望他承繼;「鮮浪潮」就不同,用五年時間去讓他們成長可能太長,但他們由學生進入專業,是需要時間去訓練。
香港影人要造出氣候
20年前,杜琪峯見過香港電影黑暗時期,幾乎被斷症死亡,他也像獨立導演一樣重新起步,一步步走出生天。
廿年來,政府對電影業的支持確實多了,資金途徑也更多。與此同時,投資者現在看到單靠你一個香港市場是不行,生意角度一定望著十億人口的市場。
電影人的形勢已經不同,因此我覺得香港電影人真是要自己做到一個氣氛和局面出來,否則年青一輩便只得北上一條路。
他有感這兩年新導演作品漸見成績。
像《一念無明》,雖非驚世佳作,但也不錯,其實投資者「流哂口水」,用如此成本收1,500萬票房,原來以前計錯數,老闆見到低成本作品也賺錢,自然肯給機會新導演。
杜sir寄語年青人,可以放膽去試,和擴闊眼光。
香港有自己歷史、文化的各樣累積,是其他城市所沒有。不需有政治上考量,凡是在這片土壤出產的就是本土。
香港仍是創作自由的地方,這還是優勢,如果你的作品是掂,去美國和去大陸都是一樣的。
【延伸閱讀】回歸20年 從港產片看香港變遷【上篇】
【延伸閱讀】回歸20年港產片回顧 合拍片vs本土電影【下篇】
【延伸閱讀】回歸20年香港樂壇 你最愛邊首廣東歌?
撰文 : 陳家昌 TOPick記者